——新元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王峰跟班手记
8月21日晚7时25分,新元公司井下3410工作面,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王峰来到生产溜煤机头旁。接下来的6个小时里,他以全程跟班写实的方式深入生产最前沿,通过实地排查隐患、精准剖析症结,为破解安全生产难题、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提供坚实的现场依据。
顶板现异常:直指管理“漏洞”
沿3410工作面巡查至转载机区段时,王峰敏锐察觉到此处顶板压力存在异常现象——顶板中部已出现明显下沉,下方5根π型梁均发生不同程度弯曲变形,安全风险隐患突出,现场情况令人高度警惕。
“顶板压力都这么明显了,支护强度为什么没及时跟上?”王峰当即向跟班队干白璟严肃质询。
“午班更换转载机链轮时,为方便设备进出,临时将中路柱移到了煤柱帮,作业结束后没按规程要求及时恢复原位。”白璟连忙解释。仔细检查弯曲的π型梁和顶板下沉情况后,王峰语气坚定地强调:“设备进出后必须第一时间恢复单体柱支设位置,这么大的跨度,支护不到位必然导致π型梁弯曲,严重时甚至会断裂,后果不堪设想!”他进一步叮嘱白璟:“作为现场安全第一责任人,必须时刻绷紧安全弦,保持高度的安全敏锐性,严格督促各项措施落实落细,绝不能给危险因素留任何可乘之机。”
随后,王峰在《现场跟班工艺写实记录表》上详细列明整改要求:一是强化超前管控意识,回采期间严格按规定排查两巷顶板状况,一旦发现顶板异常,及时加强支护,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;同时加强两巷超前维护,若出现压力明显现象,及时采取缩短棚距、加设单体柱等措施,杜绝因支护强度不足引发的顶板问题。二是明确设备进出需变更中路柱位置时,必须严格执行“拆一柱、恢复一柱”和“先支后回”原则,要求队组在作业完成后第一时间恢复原支护方式。
积水挡通路:溯源治理“除根”
行至3410工作面40#皮带架处,一处长8米、深0.2米的积水区域引起了王峰的注意。现场仅铺设了一块单薄的架板作为临时行人通道,人员通行时稍有不慎便可能踩翻滑倒,成为威胁作业安全的“隐形陷阱”。
“临时架板只能解燃眉之急,积水不除,隐患就一直在!”王峰蹲下身,仔细查看积水深度,“就算是临时通道,也得有标准——必须搭正规过人桥,厚度不能小于80毫米,宽度至少800毫米,确保人走上去稳当。更关键的是,不能只想着‘怎么过’,得解决‘为什么积水’‘怎么彻底除水’的根本问题。”
当场,王峰提出溯源引流的整改方案:要全面排查井下所有头面排水系统,在低洼易积水处修引水明槽,槽末端建容量不低于5立方米的临时水仓;加装自动排水装置,设好水位自动启停阈值,做到积水“随有随排、动态清零”,从根上杜绝大面积积水,不断优化现场作业环境。
责任攻坚:闭环整改落地见效
次日清晨,新元公司迅速召开跟班写实专题总结会。会上,王峰拿着问题清单,直指问题核心:“从π型梁弯曲变形到积水长期未清,表面看是现场操作不规范,实则是‘执行与标准脱节、岗位与责任割裂’,暴露出我们管理体系存在‘肠梗阻’问题!”
会议结束后,三项整改措施以“雷霆之势”迅速落地:
一是开展作业工艺革新行动。
大力推行“远距离上梁、回梁工艺”,通过绞盘操控替代传统人工肩扛作业,减少井下高危作业环节;紧跟集团部署,加快推进超前支架安装应用,进一步优化超前作业工艺,从技术层面降低安全风险。
二是推进作业环境提质行动。
以积水治理为切入点,全面升级井下作业环境保障体系。按照井下作业环境管理相关规定,将作业环境治理成效与队组绩效挂钩,切实提升作业环境安全系数。
三是强化“关键少数”履职效能。
严格执行“四位一体”开工确认制度,要求各生产队组跟班队干、班组长切实履行“指挥员”和“战斗员”职责,全程监督作业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;对发现的问题建立专项台账,实行“销号管理”,及时补齐措施执行中的漏洞,全面提升现场安全管理质效。
管理升级:以点带面夯实根基
“跟班写实不是走过场,根本目的是通过常态化深入一线,精准发现现场安全隐患和管理短板,推动管理机制持续完善,最终培养全员安全意识和行动自觉。”王峰在整改推进会上强调,“新元公司的安全管理,必须让每个岗位都成为标准执行的坚强堡垒,让每一名员工都成为安全防线的守护者。”
此次跟班写实引发的管理变革,已从对π型梁弯曲、积水区通行等具体问题的“技术性修补”,升级为安全管理标准的“系统性重塑”:一方面,将跟班写实发现的问题,转化为精准决策的靶向治理举措;另一方面,把领导干部下井跟班的示范行动,固化为“网格化精准包保责任制”,将包保人员绩效与“隐患发现率”“措施落地时效性”“问题整改合格率”直接挂钩,通过压实各级管理责任,把各系统内的“安全账”算明白、理清楚,最终实现业务能力循环式提升。
“我们要以任务清单为抓手,把跟班写实做深做细,对每一道工序、每一个环节都严抠细节、不打折扣,真正让安全治理覆盖到生产的‘神经末梢’,激活每一个责任主体的行动自觉。”王峰表示。
跟班写实的真正价值,不在于发现了多少隐患,而在于构建起一套“发现问题——分析症结——整改落实——固化机制——持续提升”的长效管理体系。如今,在新元公司,“发现问题不过夜、整改落实不隔班”已成为管理者的行动信条,“上标准岗、干标准活”已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,“发现——解决——完善”的工作闭环已初步形成。在这一体系的推动下,新元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正迈出更加坚实、更加稳健的步伐。
(文 崔婷婷 潘润花)
责任编辑:郝佳丽